COVID-19後的肺復原與肺疾病的治療

氧氣為人體不可或缺的成分,每個細胞及器官都需要氧氣供應以正常運作,呼吸系統是人體最大的氧氣來源,藉由呼吸道、肺部及呼吸肌進行呼吸運動,增加血中氧氣濃度,並排出二氧化碳。

然而,對於健康人而言稀鬆平常的呼吸運動,對COVID-19感染導致肺損傷,或某些肺部疾病患者卻充滿挑戰,許多原因如:呼吸肌無力、痰液阻塞、肺部組織功能異常等,都可能使血氧濃度下降,產生呼吸喘、暈眩、活動力差及嗜睡等影響健康及生活品質的症狀。

脈衝式血氧機(pulse oximeter)常用於臨床和居家監測病人血氧,是一種非侵襲性的輕巧裝置,夾在病患指尖或耳垂等末梢位置即可快速測量血氧飽和度(SpO2)及心跳(PR),SpO2正常值大於95%,PR正常值則介於60~100;換言之,當血氧飽和度小於94%時,患者須盡速就醫並使用氧氣治療。

氧氣治療有多種不同界面,提供病人高於大氣(21%)的氧氣濃度,改善或預防病患低血氧的症狀。部分慢性低血氧的病患(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擴張症、鬱血性心衰竭等)經醫師評估後,可能需要居家長期使用氧氣治療。

居家的氧氣來源多為氧氣製造機或氧氣鋼瓶,常使用的界面則有下列兩種:

  1. 鼻導管 (nasal cannula)
    鼻導管是長期氧氣治療最常見的設備,柔軟的材質,具有兩個盲端管路放置於病人外鼻孔,提供患者額外的氧氣。相較於其他氧療設備,鼻導管與病人臉部的接觸面積較小,病人進食時也不需拿下,提供較舒適方便的治療。當鼻導管使用流量大於4公升/分鐘時,病患可會感受到鼻腔乾燥,此時可以使用氣泡式潮濕瓶(bubble humidifier)增加濕度,舒緩不適感。
  2. 簡單型氧氣面罩 (simple oxygen mask)
    氧氣面罩為另一種常見的低流量氧氣設備,吸氣時,患者同時吸入由氧氣管流入面罩中的氧氣及部分由面罩開口引入的空氣;吐氣時再由面罩的開口排出氣體。氧氣面罩較鼻導管有較大的儲氧容量,因此能提供較高氧氣濃度。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簡單型氧氣面罩時,流量需大於5公升/分鐘,以免造成二氧化碳滯留於面罩內,對病人產生反效果。

另外,藥物吸入治療為許多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常需使用的治療,吸入霧化型藥物、乾粉吸入器或定量噴霧吸入器,使藥物粒子經呼吸道進入肺部,提供更有效率的作用效果。

居家常見的藥物吸入設備有:

  1. 小容量噴霧器 (small-volume jet nebulizer)
    為臨床常用的藥物噴霧裝置,使用6~8公升/分鐘的氧氣流量,將藥物溶液或懸浮液轉化為氣霧粒子(aerosol),進入患者的下呼吸道。此設備所需的患者配合度較少,病人以正常呼吸方式,便能透過咬嘴、面罩或呼吸管路吸入藥物。
    • 清潔方式:使用後以蒸餾水沖洗,於陰涼處風乾即可
  2. MDI藥物吸入輔助器(MDI spacer)
    定量噴霧吸入器(MDI)是常見的藥物吸入裝置,由於需要良好的手口協調性,MDI的藥物吸入效果往往因為病人的呼吸型態或配合度不佳而下降,此時就需要藥物吸入輔助器的協助。經研究證實,使用MDI藥物吸入輔助器可大幅增加約20~50%的藥物吸入肺部,並減少其在口咽部的沉積,改善病人手口不協調的情況。
    • 清潔方式:輔助器腔體內有明顯藥物殘留時才需以中性清潔劑清洗,切勿用力刷洗,以免破壞腔體內的靜電塗層。

關於作者:Jasmine Chen, 臨床呼吸治療師

Jasmine Chen 是一名臨床呼吸治療師,與產品和營銷團隊合作,協助開發解決方案和分析產品市場趨勢,以提高產品效率,並參與 GaleMed 3.0 行銷卓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