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呼吸系統疾病

美國,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RDS)每年影響大約4萬名 嬰兒。雖然死亡率在過去幾十年大幅下降,但仍有許多嬰兒死亡或患有與治療該症候群有關的慢性疾病(如氧氣和正壓)。

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RDS)是一種早產兒疾病。發病率隨胎齡的減少而增加,在28週以內的新生兒中超過80%發生。 RDS病理生理學的主要因素包括表面活性劑缺乏、肺泡單位和毛細血管發育不全、肺泡表面積減少、肺順應性降低、氣體交換不良和動脈導管的存在。


病理生理學

概述與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RDS)相關的病理生理事件。表面張力素的下降使得肺泡表面張力增加,導致肺泡變得不穩定和塌陷,肺擴張不全呼吸功(WOB)增加。

同時,增加的表面張力也會增加積液,從毛細血管進入肺泡。

總之,這些因素損害了氧氣(O2)交換,並導致嚴重的低氧血症。嚴重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增加肺血管阻力(PVR)。

隨著肺動脈壓升高,肺動脈右向左分流增加,低氧血症加重。

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影響表面張力素的進一步生產。


臨床表現

在出生後不久就會出現呼吸窘迫的最初症狀。通常首先出現呼吸急促,接下來可能會觀察到嚴重的凹陷、反常呼吸和可聽到的咕嚕聲,也可以看到鼻部擴張。胸部聽診常可發現細微的吸氣爆裂音(crackles)。發紺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如果觀察到中央發紺,嬰兒很可能有嚴重的低氧血症。某些其他情況,如全身低血壓、體溫過低和體溫過低灌注,可以模擬呼吸窘迫症候群(RDS)的這方面。

呼吸窘迫症候群(RDS)的明確診斷通常是胸部x光片。典型的呼吸窘迫症候群(RDS)表現為瀰漫、模 糊、毛玻璃樣或網狀顆粒狀密度,並伴有肺容量低的支氣管充氣圖。網狀顆粒狀結構(reticulogranular pattern)是由呼吸細支氣管通氣和廣泛的肺泡塌陷所引起的。支氣管充氣圖表現為充氣,深色,主支氣管塌陷或質變的肺組織所包圍。


治療

連續氣道正壓(CPAP)、表面張力素替代治療和機械通氣與常規或高頻通氣(HFV),是呼吸窘迫症候群(RDS)常用的措施,高流量鼻插管(HFNC),鼻間歇強制通氣(NIMV),則當嬰兒的情況嚴重(呼吸功增加高, FiO>0.4,和嚴重呼吸暫停),需要進行連續氣道正壓(CPAP)試驗(4至6cm HO)。

由於氣管內導管(ETTs)的危害,鼻管(nasal prong)面罩(nasal mask)是首選。如果嬰兒的臨床狀況迅速惡化,則需要更積極的治療方法。如果連續氣道正壓(CPAP)對氣體交換沒有改善,或者患者的頻繁呼吸暫停對刺激沒有反應,則應啟動吐氣末正壓(PEEP)機械通氣。


Bubble CPAP

水下氣泡CPAP (B-CPAP)和呼吸機源CPAP (V-CPAP)是兩種最常用的CPAP模式,它們使用不同的壓力源。在V-CPAP中,調節閥門中的可變電阻以提供空氣流動的阻力。在B-CPAP中,正壓是通過吐氣管浸入到所需深度的水柱中而不是使用可變電阻來實現的。

根據研究Iran J Pediatr. 2011 Jun; 21(2): 151–158,結果表明,B-CPAP在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症候群(RDS)方面優於V-CPAP,其併發症少,住院時間短,費用低。與V-CPAP相比,B-CPAP的簡單性和低成本使其在資源貧乏的環境中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